荷蘭的首都位於阿姆斯特丹,但海牙才是荷蘭的政治中心.
許多的政府機構、國會議事堂、大使館、國際組織等都在這兒,包含皇室的官邸..
上面這張圖是國際法庭所在地和平宮,這天下起毛毛雨. 巴士停在這前面,讓大家拍幾張照片,就走了.
當然這也不是隨便可以進去參觀的吧!!
荷蘭的首都位於阿姆斯特丹,但海牙才是荷蘭的政治中心.
許多的政府機構、國會議事堂、大使館、國際組織等都在這兒,包含皇室的官邸..
上面這張圖是國際法庭所在地和平宮,這天下起毛毛雨. 巴士停在這前面,讓大家拍幾張照片,就走了.
當然這也不是隨便可以進去參觀的吧!!
荷蘭人來過台灣一陣子,帶來不少荷蘭文化. 磚瓦屋就是其中之一,那荷蘭人有帶走什麼嗎?
有ㄟ..屬於中國的陶瓷文化…看下面的照片,應該會覺得很熟悉…
陶瓷的盤子..上面會有藍色的圖像..有中國風吧!! 融合當地的風車..形成另一種荷蘭文化!!
小孩堤防是蠻著名看風車的地方..上次看了某位臉書朋友的照片..就覺得行程一定得挑這個點..
為什麼荷蘭這麼多風車. 因為荷蘭原本地多沼澤與湖泊,連羅馬帝國時代,都不會有人爭奪這裡的地.
荷蘭的築壩建堤, 與海爭地, 創造了抽水風車. 後來更利用風車..替代人力研磨穀物…
小孩堤防上的風車…
每次來台北都吃大餐,正所謂”吃魚吃肉也要菜加”(台語). 偶爾也要來點平民小吃.
這天到台北上課,上完課買到EPL2, 當然要先填飽肚子再說.
在中正紀念堂捷運站附近的勞保局旁邊,這家店是阿北在前一家公司,來勞保局出差發現的一家店.
阿北超愛他的雲吞.帶卡羅來吃,也是一吃就懷念!! 這次是第二次吃囉~~
這家在回家的路上常常看到,下班時間很多車子停在店門口,生意很好,卻沒吃過.
今天的強先生的畢業與凱莉小姐的生日,就來這家吃吃看. 果然不愧是客家懷石料理,是比較精緻的客家菜喔!!
餐廳外面拍起來…還蠻美的咧…
一進門的右手邊就有賣些小餅..邱記麻糬是做餅店起家的..南庄有餅店喔!!
這家店從圓外推薦..應該有一兩年了..想來吃..每次竹東吃飯就繞過來..都沒開…沒緣..XD..
終於..來到已經認識路..不用衛星導航…第三次或第四次..才吃到…
來到店門口就看到裡邊滿滿的人…
這樣的設計好聰明,可以用電腦充電的3號電池.
好佩服這樣的設計..如果我們生活周遭..都是這樣環保的設計..那不是很棒嘛!!
把照片PO到臉書上..好多朋友都好想買喔!! 上網搜尋了一下, 發現在網路上幾乎沒在賣..
一直想買比較好的一台隨身機,因為F40已經快三年了,拍人像拍食物拍近物還可以,拍風景真的是大大的不行.
從Canon s95, LX5就開始Servey. 看到最近的EPL2,少了反光鏡的3/4鏡EVIL機,就是台單眼. 少了反光鏡,體積縮小.
看了臉書上的G大,達爾文這些高手拍的照片,超心動的. 在阿北那裏卡預算卡好久,他說我念那麼久了,真的確定我要買.
確定要買後,開始到處找,新竹沒紅色的機子, 跑去台中,服務人員態度有超差…終於在台北買了這台…紅色的EPL2…
不知道大家對荷蘭的印象是什麼, 鬱金香是卡羅想來荷蘭的主要原因.
鬱金香花園在每年的3月底四月在荷蘭盛開, 是這次旅行的重點行程.這裡的鬱金香美呆了,每一朵都像假的,完美無瑕.
一大早吃完早餐就出來來到庫肯霍夫花園~~
跟預估的行程是差不多...但到當地還是不太一樣..一些小異動…有些行程可惜沒去…下次吧!!
去過高雄的心得..高雄真的蠻好玩也蠻多小吃的..也很多地方可以拍夜景..
對夜景咖+風景咖+美食咖的我們來講..真的是很棒的地方…
第一天(五): 新竹中午2:00出發—>5:30炭火燒肉本部-->新崛江-->城市光廊-->河堤美學商旅
第二天(六): 早餐-->玫瑰聖母院-->真愛碼頭-->駁二藝術特區-->1:30鹽埕午餐(郭家肉粽和碗粿/冬粉王/阿婆冰)
兩點半回飯店休息-->四點半吃阿財雞絲麵->鼓山渡輪站-->(西子灣)打狗英國領事館/雄震北門-->瑞豐夜市晚餐 --> 愛河之心 --> 益大商旅
每到各縣市去,只要有夜市的地方,一定會排個晚餐,在夜市吃美食.
宜蘭有羅東夜市,台北有市林夜市,台南有花園夜市,台中的逢甲夜市. 高雄呢? 六合夜市, 喔喔!!
六合夜市是大陸人著名的觀光景點. 瑞豐夜市才當地人與大家都推薦的夜市景點.
瑞豐夜市人不少..要稍微繞一下..才能找到停車位..人潮是比花園夜市少…
這家商旅算是撿到..原本想住85大樓的民宿..要出發前兩天才拼命打電話..
打了一整夜的電話…發現比較平價美麗的民宿都已經訂滿了..隔天就要出發了..不得不放棄..
開始在燦星訂房網找房間..原本想住新開張的康橋中正店..房間已經滿了..(又晚了一步.)
最後終於在出發當天一大早..看到這家大益商旅..看起來房間裝潢很新..網路搜尋一下..2009年才重新裝潢的..
到大益商旅的網站..官網上面刷卡訂房可以便宜200..週六原本$2080..便宜兩百…只要1880...
在飯店休息一下,避暑再出來,大概五點左右到西子灣, 中山大學前面在修建,有點小塞車,也沒地方停車.
車子繞回鼓山渡輪站,這附近有停車格,停好車,沿著海邊, 一路散步到打狗領事館.
下車後 ,就遇到新人在渡輪站附近拍婚紗. 這裡的風景蠻美的,很適合拍婚紗.
這家真的是硬要吃..吃完阿婆冰以後已經兩點多.. 很飽…吃不下東西..無法再吃雞絲麵了..
天氣又很熱..實在不想再繼續景點..就到飯店Check in..睡了午覺出來..四點半..與午餐吃完差兩個小時..要吃嗎?
心裡想.冬粉比較容易餓ㄟ..應該可以吃一下…(XD…卡羅真的是硬要吃….)
這裡面很乾淨..還有冷氣吹..冬粉王也有冷氣吹..高雄的小吃還真讚!! 有冷氣吹..
吃了肉粽碗粿..還有冬粉..肚子已經飽了..天氣這麼熱.. 剛好來一碗冰最好..
這幾家店都在七賢三路上..真是方便!!
牆上有阿婆仔冰起源的介紹…民國23年,阿婆在日據時代就開始賣冰了ㄟ…
離開駁二藝術特區,已經一點多了. 因為這天實在很熱,熱到一點多才覺得有點餓.
事先查過Google Map, 離駁二很近的鹽埕區的一些小吃..有朋友推薦也有網路查的…
本來想先吃阿財雞絲麵..停好車..到了店門口..老闆說..兩點半才開店..歐歐..那就先去吃肉粽..
這家是臉書好友住在高雄的Susan姊姊推薦的..她也推薦的海爺來吃…看了海爺的部落格..好像不錯...
駁二的意思是第二號接駁碼頭, 碼頭附近有不少倉庫, 高雄市政府把它規劃成藝術特區.
每段時間都有不同的展覽,這段時間有漢樂無窮.
漢字樂無窮是售票展覽,也有鬼屋的售票展覽, 其他免費的展館也有不同的特色喔!!
特區旁有一停車場..不用停在附近的停車格…
在玫瑰教堂拍完照以後,看到附近的愛河畔,藍藍的天空,些許的白雲,還有椰子樹. 被吸引了.
沿著愛河畔..有在峇里島的錯覺..過了橋..沒想到..居然來到了真愛碼頭. 這兩個景點在附近呢!!
在玫瑰教堂的那個十字路口..就是愛河旁邊…過了馬路過來..看到藍天..有著鳳凰樹..配上藍色的天空..好開闊..
一早在飯店悠閒的吃完早餐後, 就開車前往我們預計要去的第一個景點,玫瑰聖母院教堂.
玫瑰教堂據說是仿歐洲教堂建築風格的, 亞洲第一座教堂. 也是台灣第一座天主教教堂.
教堂旁邊有一個小水池..有小橋...還有聖母抱著孩子…
要出發前找了好久的飯店..這家是同事網路上找到..卡羅找了很多網友的文章..也有人推薦..
這家超便宜的飯店平日才1280,看起來又很新..實際來看看這家飯店咧?
門口有可以借用的腳踏車..
要去吃燒肉,來到城市光廊附近停車,發現有停車格,而且沒畫停車格號碼,就很安心的停車.(阿北以為沒號碼就不用錢!!)
等吃完燒肉,逛完新崛江回來,才發現, 其實要停車費的,一個小時30塊. 算了停了就停了…這邊的夜景可以拍拍..
四張彩色的椅子..拍起來很有色彩…
很少去高雄玩,原本預估從新竹到高雄大概要三四個小時,沒想到不到三個小時就到.
提早來到高雄第一站,晚餐的炭火燒肉本舖. 同事介紹的這家店,在網路上也找了蠻多資料. 好像還不錯喔!!
燒肉是吃到飽,有兩種套餐. 一個450,一個550. 加一成. 同事說.. 450就很夠吃了..
為了讓你開懷大笑, 我們真的…想很久!!
看到朋友的噗浪上面有這個活動,台積電心築藝術季,相聲門票非常便宜,台積電員工還打八折.
在新竹演藝廳演出,演藝廳的位置超好的. 就拖朋友買了兩張.
以為是樊光耀,朱德剛兩位大將獨撐兩個小時的相聲,原來是六個小段的節目.
周末要下去高雄喝Andersen的喜酒,一定要順便去遊玩. 對高雄真的不熟, 查了好久問了好久,行程終於大致底定.
最主要是要飯店訂好了以後,找出想要去的景點,再用google的規劃路線,就可以排出比較順路的路線. 看起來大致順了..
謝謝臉書的朋友與在高雄念書學弟的推薦…先大概這樣安排…到時候有狀況再改一下囉~~~
預計行程
第一天(五):新竹中午1:00出發-->約5:00到高雄-->6:00炭火燒肉本部-->城市光廊/真愛碼頭/星光碼頭-->河堤美學商旅
第二天(六): 早餐-->玫瑰聖母院-->駁二藝術特區-->12:00鹽埕午餐(大胖碳烤三明治/雞絲麵/郭家肉粽和碗粿)
布魯塞爾是尿尿小童的故鄉,比利時非常著名的景點,這天的重點景點.也是非常重要買巧克力的地方.
卻意外且幸運的碰上的抗議活動,像嘉年華會一樣,有小丑各式的宣傳車,還有顏色的隊服呢!!
還在巴士上,就沿路看到一堆小綠..拿著綠色的旗子…在歐洲看到抗議活動…很奇妙的感覺ㄟ…
拿破崙慘遭滑鐵盧, 這無人不知的滑鐵盧..行程有排到這裡參觀…還真是期待…
若有時間..是可以買門票..登上獅子寶座旁..可以看得更寬廣…
後面小小的雕像就是拿破崙的雕像..拿破崙身高不高..雕像也小小的…
這是個50,60年代,早期台灣各地區的人到台北發展的故事.
像是眷村或違建搭起來的小社區,面臨被拆除的命運,看到電視,曾經在這兒的人們回來了.
回憶起那時候發生的事情,大家都印象深刻,刻骨銘心!!
阿玲從小被阿姨養大, 阿姨在這兒賣麵,她的同居人是鐵工廠的老闆. 阿姨的麵店就在鐵工廠旁邊.